找到相关内容288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佛法与禅净

    放下愍然空寂之时,则不空之妙觉法性脱体现前,  以吾人逐于妄执作用,故自蔽耳。妄执作用依觉性为体,以  生灭故虚幻不  352页  实,空宗所言,要皆破除妄执以停息虚幻作用,俾本妙觉明  朗然显现...所现耳,乃  其能力之表相也,以心动故,则能力生起,于本性中遂显现  器界根身,法不自生灭,实为心之生灭 (非心体,乃其作  用) 也。教下言其假幻不实,或生性空者,在破吾人迷惑  之妄执,以显现...

    果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070882.html
  • 五戒十善论

    觉得一句弥陀就够了,结果造成不能很好地学习经教。不闻思经教也就没有正见,没有佛法的智慧去观照、去指导你的人生,这样一来,你的修行还能相应吗?真正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,要有一个前提,就是万缘放下。实际上,一个人要做到放下,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我们之所以放不下,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看不透,对很多事情太在乎了,太执着了,因而在念佛的过程中,自然难以相应,烦恼妄想无穷无尽。   其次,许多修净土法门的人...

    光明王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079224.html
  •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

    得清清楚楚,听得明明白白,要字字清楚,用心想,用耳听,用口念,要摄心专注佛号,放下,要依此音声,才能一心,没有能念所念,你在念或我在念,大家都依此佛号才能一心,西方世界也是依此音而念,一心就是专注...存有要见菩萨色相的心,求来的不见得是正确的,那是不可靠的,要无所求地净心念佛,从心里面自然出现的,才是真的。(师父鼓励广化法师实相念佛,不要事相念佛。) ★要放下这个臭皮囊,心是心,不管这个身子变成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4984894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,实信天人合一之理。于此 起善行,是真善行;于此言感通,是真感通。”⑤〔清〕彭绍升:《历代著名居士传》卷四十五,第2 37-238、238页。)放下,一尘不起,心如止水,意若明镜,虔诚专一,为善不...余年如一日,且终身礼诵,未尝有一夕或辍;当大法草昧之时,虽未大建法幢,但无论 莅何禅讲道场,必先举扬百丈规矩,务明先德典刑,孜孜于振乏起疲。前后受教蒙化者,数 以计,被时人誉为“中兴禅道之祖”详见〔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放下,单单地提起话头来参,参念佛是谁?是谁念佛?近来念佛太多,念佛是净心思想集中,口念耳听,念得分明,听得分明,日久功深,自会见效。不会参话头,静坐默念念佛号也好,勿空过光阴。会参的人,参话头,看...生其心”,才大彻大悟说: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,本自具足,本无动摇,能生法。有人只注意“本来无一物“,不注意”能生法“,这就落于偏空。”本来无一物“真空也;”能生法“,妙有也。空有齐泯,才是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知足,安贫守道,唯慧是业。”修行的根本当务实也。同修们当看破世界,放下,一心念道,勤求出离。   偈曰:   蜗牛角里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  谁富谁贫且谁善 不开口笑是痴人 ...夙愿得偿。回首前尘,能坚守初志,这都是虚公的精神,在支撑着他,一路引导着他。   五十二岁,师于江西石城,如日山普照寺,受了大戒。即至五台山,知客安单方了,顿息,二六时中,明明历历,不昧本来面目。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永明延寿思想的继承与发扬

    一心念佛,放下,取舍两忘,是布施波罗密。一心念佛,诸恶消灭,善从生,即是持戒波罗密。一心念佛,自心柔软,嗔恚不起,即是忍辱波罗密。一心念佛,不休不息,永不退转,即是精进波罗密。一心念佛,无诸乱想...一身兼祧五宗法脉:虚云继承发扬延寿思想的一个具体表现   虚云老和尚一生,愿宏行苦,证境高深,胸怀博大,诸宗融合,法一如,没有门户之见,颇有五代宋初以圆融会通为最大特色的永明延寿禅师之遗风。延寿虽...

    黄公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3.html
  • 临济宗风化边表——清季高僧赤松和尚与瞿脉禅师合论

    恳求说:“既为生死,将放下,参个法归一,勿生二念,行到水清月明处,看一归何处”。于是灵药替他披剃,取法名为道领。   明代憨山大师《梦游集》云:“从上古人出家,本为生死大事,即佛祖出世,亦特为...(灵药)住参,圆具,授以‘法归一’语,参之服膺。未几,密迁天童,命师往小北河作园头,师忘餐历究,忽一日执锄定去。同寮寻至,问曰:‘你在此作么?’师举锄打云:‘非汝境界。’即说偈云:‘娘生真面目,处处...

    张新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2996530.html